- 6所知名高校增设新专业!今年首次招生
- 涨停雷达:大飞机+航空材料+AI眼镜+低空经济 润贝航科触及涨停
- 小鹏汇天飞行器取证再进一步 民航局公布适航专用条件
- 飞行器股毛利率排行榜(2024第四季度榜单)
- 《明日之后》直升机任务完成攻略 直升机零件怎么获得方法介绍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15713869690
电话:18530843555
邮箱:417307458@qq.com
地址: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新兴路与S237交叉口向东500米
原创给红海行动挑挑刺从专业的军事角度聊聊细节上的不足之处
摘要:《红海行动》上映后反响非常火爆,口碑、排片和票房都是一路高升,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军事片佳作。不过今天小编要鸡蛋里挑骨头,从专业的军事角度来聊聊细节上的不足之处。
2018年春节档上映的《红海行动》,反响非常火爆,而且口碑、排片和票房都是一路高升,确实是一部难得的军事片佳作,称之为中国军事影片的里程碑也不为过。但是,今天小编还是要鸡蛋里挑骨头,从专业的军事角度来聊聊细节上的不足之处,这并不是要贬低这部影片,而是希望今后的国产军事影片能够更专业,更真实,更精彩。
第一段是影片开头的反海盗作战,一上来蛟龙特战队就已经到位了,被劫持的货船周围只出现了一架搭载狙击手的直-9舰载直升机,那么特战队员是怎样登上被劫持的货船?蛟龙特战队本来就是海军的特种部队,水面渗透潜入是基本功,无论是从潜艇鱼雷管爬出,潜水从水下接近船只,还是乘坐橡皮艇接近船只,再攀登船舷登船都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影片应该交待一下,而且这样接近、登船的画面感也不会差。
货船上海盗居然没有在甲板上派人望风,听任特战队不受阻拦地接近指挥塔和动力舱,在现实中这几乎不可能。
强攻指挥塔是直升机上的狙击手直接狙击指挥塔里的海盗,狙击手使用的是国产88式狙击步枪——88狙实际上只是精确射击步枪还不能算是专业的狙击枪,在100米以外的精度就难以恭维了,也因为散布大而被戏称为“88散”——就算狙击手本领高强,用88狙照样能够完成精准狙击,但是88狙使用的是5.8X42毫米重头弹,不但射击距离一大就会产生偏移,而且侵彻力也有限。射穿指挥塔的玻璃——远洋船只的指挥塔玻璃虽然不是防弹玻璃,也足够厚实,那是要抵御海风海浪的,怎么可能在击穿玻璃后不出现弹道偏离,还能再准确命中海盗?还有88狙的瞄准镜里根本就没有红色的十字瞄准线,狙击手到底用的什么瞄准镜?为什么不干脆改用国产最新版的CS/LR4狙击步枪,就是那款价格高达26万的“26狙”,对!也正是《人民的名义》中祁同伟狙击侯亮平时用的那支。再不济就是用85式突击步枪也比88狙靠谱点啊!
强攻动力舱的特战队员是举着防弹盾牌强行从海盗的火力封锁下通过——海盗用的可是56式突击步枪的外贸版,也就是著名的AK-47的仿制升级版,那可是AK-47家族里性能非常出色的一款,而且还是近距离,撑死也就50米的距离,能挡得住56式突击步枪的近距离射击?就这防弹盾牌能挡得住9毫米手枪弹就不错了。
而海盗除了没在甲板上安排望风的,在指挥塔两边舱门居然也没安排人质作为盾牌,而且前面布置一排人质本来就是作为掩护的人墙,却空隙大得可以露出整个脑袋,这海盗的智商是不是也太低了?
再说说直升机上搭载狙击手最后追击海盗时,对海盗的快艇是进行了连发射击,88狙的弹匣容量只有10发,一连串射击,肯定也超过了10发,怎么不见换弹匣啊!而直升机搭载狙击手也是非常罕见的,因为直升机上第一根本无法稳定据枪进行精准射击,第二直升机旋翼产生的气流也会影响狙击枪射出的子弹弹道,所以通常直升机上都是布置机枪或者是挂载机枪吊舱,对地攻击是用机枪进行密集扫射而不会进行狙击。
第二段就是接应大使和侨民撤退。首先是因为进入别国作战,后勤补给都依赖别国补给,所以特战队改用北约制式轻武器。这个解释也算合理,不过8人小组却出现了好几种枪械,简直成了小型枪械展示会。队长杨锐使用的是比利时SCAR步枪(口径7.62毫米);爆破手徐宏使用的是捷克CZ805步枪(口径5.56毫米);通信兵庄羽使用的是德国HK416步枪(口径5.56毫米);机枪手张天德使用的是美国版比利时米尼米机枪的M249机枪(口径5.56毫米);女队员佟莉使用的是短枪管轻量型M249机枪,尽管是轻量型机枪,一般也不会让女兵来当机枪手,毕竟机枪的后坐力太大,女兵很难承受,女兵担任通信或医护才更为合理;狙击手顾顺使用的是德国R93狙击步枪(口径7.62毫米),观察员居然就是普通的SCAR步枪!一般情况下,2人狙击小组,狙击手是使用手动式狙击步枪以确保射击精确性,观察员使用半自动狙击步枪,既可以在必要时为狙击手失手时补枪,也能够负责警戒和掩护。
真正在战场上像这样伴随特战小分队行动的狙击手,通常是不会携带手动式狙击步枪的,因为手动式狙击步枪射速太慢,而且弹匣容量也小,并不适合特战小分队这样的高强度,又难以保证后勤补给的作战。而是会选择射速更快弹匣容量也更大的半自动狙击步枪,毕竟这样的小分队作战对于狙击的要求不会太高,精确一点的射击就足够了。
同一个战斗小组居然出现了5种枪械2种口径,就算同样是5.56毫米口径,弹匣都不一定能通用,零部件和弹药供应都会有问题。而且由于欧盟对中国长期进行武器禁运,中国军人接触到北约制式枪械的渠道和机会并不多,肯定对这些枪械不会太熟悉,这在实战中显然是个大隐患。所以即便由别国提供后勤保障,也应该使用和北约制式枪械口径相同的中国外贸型枪械才更为合理。
特战队乘坐的是3辆悍马(2辆装甲防护型、1辆无装甲基本型)和2辆美洲狮防雷车。很显然美洲狮防雷车的防护力要大大超过悍马,正常情况应该采用2辆美洲狮一前一后,3辆悍马在中间的队形,而不是影片里那样悍马在前美洲狮在后,因为这样的队形,一旦遭遇袭击,走在最前面的悍马防护力薄弱,必然会遭到严重伤亡。
还有特战队的车队竟然没有进行任何的战前侦察就一头闯入了交火区,在现实中这简直就是在作死啊,应该是由侦察卫星、侦察机、直升机或者是无人机事先进行侦察,最低限度也要派个尖兵小组打个前站吧。
第三段是车队遭遇叛军伏击。一上来就是迫击炮准确命中大巴,没有经过任何试射,第一炮就能准确命中,这个炮手也太神了吧。想当年八路炮击阿部规秀也是先打两发,一远一近进行测距,第三发才能准确命中。
迫击炮不是导弹,主要用来轰击固定目标,炮击运动中的目标并非迫击炮所长,所以通常的伏击战术是在公路上布置障碍物,迫使车队停下来,然后再使用迫击炮进行炮击,这样就能取得比较高的命中率——这种伏击战术在车臣是最典型最常见的。而影片中是车队自己停下来,在情况不明的区域这样随意停车绝对是在作死啊。还有遭到炮击后,特战队选择了就地还击,以区区8人小组对抗数目明显占优而且还预有准备占据地形之利的对手,上策应该是迅速驾车冲过伏击圈,而不是展开战斗。
还有从影片的爆炸效果来看,82毫米迫击炮哪有这样大的威力,恐怕155毫米大口径炮弹改装的路边炸弹都未必能够达到,而近在咫尺的特战队员却仅仅只是被埋在沙土里,如果现场爆炸如此猛烈的话,这些特战队员又有谁能够幸免?
接着爆破手徐宏坚持拆除被炸毁卡车上的炮弹引信,炮弹怎么会有这样不但闪光而且滴滴直响的引信?真实情况里连定时炸弹都没有这样的引信,那是为了渲染紧张气氛的电影里“发明”出来的,实在是个大BUG啊!
最后叛军狙击手出场,他使用的是7.62毫米SVD狙击步枪,这种狙击枪威力相当大,特战队狙击小组的两人都被打伤却还能继续战斗,实战中要是被SVD狙击枪击中,没有当场挂掉至少也得重伤失去战斗力。还有,在双方狙击手对决时,对方可是有迫击炮的,只要通知迫击炮对特战队狙击手的大致位置进行炮击,就能有效进行压制,给自己创造有利战机,怎么会傻乎乎地单打独斗呢。
第四段是坦克大战,应该说《红海行动》中的坦克大战还算不错了,但是也有BUG。一是特战队员抢到的是T-72B,叛军则是M60A3,T-72B属于战后第三代主战坦克,M60A3只是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T-72B要占据着代差的绝对优势,虽然数量上是以少敌众,但依靠性能上的优势,对付三辆M60A3绝对没有影片里那样被动。还有双方坦克都是在行进间开炮对射,不论是T-72B还是M60A3都不具备行进间射击的能力,不是说不能在行进间射击,而是这样射击的准确性根本无法保证,必须得停下来开火。
在双方坦克对决中,T-72B首先开炮命中对方的M60A3,看影片中两辆坦克的距离还不到100米,即便有反应装甲,在这样近的距离上,T-72B的125毫米炮没把M60A3打成渣,至少也会让M60A3瞬间丧失战斗力;而特战队长杨锐提出利用T-72B侧面反应装甲硬扛对方一炮,更是匪夷所思,在战场上再经得起打也不如不挨打啊,哪有主动去挨上一炮的道理,何况,坦克防护最强的是在正面,就是要硬扛也是用正面而不是用薄弱得多的侧面。当对方炮弹命中时,也没看到反应装甲主动爆炸来改变弹头和金属射流的方向,这个反应装甲难道是摆设吗?
另外奇怪的是,叛军都是一水的俄制枪械,政府军从枪械到车辆、坦克都是北约的制式装备,怎么到了这个桥段,叛军倒是用起了美制M60A3,特战队反而用了俄式的T-72B坦克?
好像槽点吐得有点多了,就此打住,毕竟小编也觉得《红海行动》至少比其他的战争神剧来,要更为专业和真实,即使说了这些美玉微瑕的不足,小编还是给《红海行动》打9分!批评是为了提升和进步,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国产军事片,在细节上更下功夫,拍出更经典的佳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2025-04-22《明日之后》直升机任务完成攻略 直升机零件怎么获得方法介绍
-
2025-04-21沪指七连阳两市成交额重回万亿大飞机板块走强
-
2025-04-21低空经济核心概念!国家队重仓的万亿赛道产业龙头全梳理
-
2025-04-21关税压力下 “飞机大户”如何应对?
-
2025-04-21法雷尔的飞翔人生
-
2025-04-21中国为何不引进俄米17直升机生产线L直升机
-
2025-04-21英伟达55亿订单取消!关税战背后:中国209架波音订单变烫手山芋
-
2025-04-20关税压力下这些“飞机大户”怎么办?